20084214481227614  

      美國浪漫喜劇電影”She’s the Man”,最近不斷的在電視上重播。劇情是描述高中女足校隊隊長薇拉在足球隊被解散後,女扮男裝的代替自己的雙胞胎哥哥賽巴斯丁,挺而冒險的去參加哥哥學校的足球隊,因而發生一連串的趣事。在薇拉女扮男裝的過程中,不僅僅是在外型上的改變,同時必須揣摩男生間的溝通模式,以致於不讓自己的女性特質曝光。例如男生講話的習慣是先講”結果,而女生則習慣強調”過程”。在劇中我們常可以發現當薇拉霹靂啪啦的講出一長串的話語時,她的男性友人只會露出狐疑的表情,無法抓住所謂的重點。當這種場景出現在生活周遭,我們不難聽見男生會很容易脫口說出:「所以妳的重點是…?」,這時身為女生的妳,內心大概會大翻白眼並委屈的覺得「都跟你說了一堆,為什麼你就是不懂」。有時候內心不禁會疑問,到底是先天的差異,還是後天的白目造成的?

      根據上述的情境描述,著名的遺傳學家莫伊爾則認為,男女之所以有所差別,是源自於大腦的結構不同,他主張嬰兒一出生時就已經有了自己性別的思維方式。藉由對著大腦的分析,他們也指出男性和女性先天上能力的差異。若我們將這種觀念帶到職場上,便不難解釋出為什麼女性工作者與男性工作者,所追求的東西截然不同了。

      由於傳統價值觀念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的影響,女性與成功的事業在過往的傳統社會中是難以劃上等號。現今,職場結構改變及婦女教育程度、自我意識的提升,女性投入職場的比例也越來越高,這也意味著女性的經濟能力也相對的大幅成長,而「女強人」一詞便藉此油然而生。從古至今社會的刻板印象,一直都是男性才是成為領導者及符合領導者資格的角色。而令人不意外的是,社會的刻板印象一直將女性形象塑造成柔弱且不堅強的,女人皆是用淚水做成的,在工作場所落淚是女生無法勝任工作的象徵。故當女強人當上領導者後,就理當的認為必須壓抑自己原先有的女性特質,讓自己的性格完全的男性化,成為其他人眼中的男人婆,也才能夠在事業上成功並且進一步的領導大家。然而女性一向都承受著社會的期待,必須要在生活中扮演多重的角色。在工作的時候,並須轉換成男性化的思維及待人處事方式,生活中又必須轉換到女性模式,如細心、處事周密等。如此頻繁的角色轉換,不僅是容易感受到壓力,也易造成的生活失衡。這大概就是為什麼現代的單身白領OL,寧願選擇當「小資女孩」活在當下、享受生活,也不願意當個在商場上呼風喚雨的「麻辣女強人」。

      事實上,根據莫伊爾和傑塞爾研究指出,女行為天生的主管,女性領導者若善用天生的特質,其實很容易的成為一個好的主管。而倫敦大學的研究也指出,當女性過於壓抑自己的女性特徵,反而會讓自己的事業停滯不前。前述的研究結果,都對於女性特質,給予適當的肯定,並認為善加利用便會帶來好成就。就拿男生最受不了女生落淚這件事來舉例,俗話說:「眼淚是女人的武器」,只要女生眼眶泛淚,男生內心裡不禁會出現一絲不耐煩以及不知所措的表情,大部分也會就此投降。但當你是職場上的女強人時,便會刻意的壓抑,一方面是不想讓人覺得自己軟弱無能,另一方面也不想讓人笑話,希望自己能像男性一樣堅強並且能成功。2012年,社群網站龍頭臉書(Facebook)營運長桑德柏格(Sheryl Sandberg)受邀到Harvard Business School畢業典禮致詞時,除了分享她是如何在矽谷邁向成功外,另外也提及了職場上的性別議題。Sandberg大方的坦承自己才在公司哭泣過,也毫不避諱與員工談論這件事,並進一步透露「眼淚」也是她成功的因素之一。她認為這樣的情緒表現,是一種誠實面對自己情緒的表現。他鼓勵大家試圖做自己,與同事分享自己的願望與恐懼,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及缺點。研究顯示41%的女性宣稱自己在職場中有哭過,但只有9%的男性有此經驗。知名作家Anne Kreamer在新書(It’s Always Personal: Emotion In The New Workplace)中提出多個案例顯示,流淚並不會對一個人的工作表現有所影響,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,表達自我情緒反而會被視為珍貴的。

      在現實中我們不得不承認,對女性而言,成功和受歡迎的程度是呈現負相關。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確實無法將人格分裂發揮的淋漓盡致,一個在工作時表現出所謂的專業,而另一個則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生活所需的特質,這也就是為何嚮往最高階職位的女強人會漸趨減少,而漸漸的發展出一群選擇對於人生都折衷面對的「小資女孩」。至少這群女孩在職場上已具備所謂的工作經歷,經濟上也算穩定。選擇在工作領域不強出頭,並且懂得享受生活,也會打扮自己。順帶一提,她們在職場上的人緣也比女強人好上一大截,畢竟女性天生大都是在追求關係上的成功以及人際關係的強度。這就是為什麼女性相較於男性,比較沒有追求事業成功的企圖心。

      大腦的構造天生就有分別,而我們討論上述論點的主要目的,是希望兩性在工作中互補。希望女性在職場上也能追求事業的成就感,但卻能誠實坦白的做自己,不需要成為大家眼中的誰誰誰,而刻意壓抑自己的女性特質。擔任高階主管的女性比例仍停留在15%-16%之間,這跟實現職場上的平等還有一大段的落差,我們也並須坦然承認兩性平等的承諾並不平等。也許就像Sheryl Sandberg說的,如果我們能創造所謂的世界,一半的家庭是由男性經營,一半的機構是由女性經營,這也許會是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吧!



參考來源:

1. 小資女孩的職場生存之道

http://smesdsc.pixnet.net/blog/post/1587705-%E5%B0%8F%E8%B3%87%E5%A5%B3%E5%AD%A9%E7%9A%84%E8%81%B7%E5%A0%B4%E7%94%9F%E5%AD%98%E4%B9%8B%E9%81%93

2.職場拒絕「男人婆」女人強勢更難升職

http://tw.aboluowang.com/life/2011/0730/-49837.html

3. Facebook 營運總監Sheryl Sandberg 為哈佛商學院畢業生演講

 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1qLy045yX7E

4. 男女有別,其來有自

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26101&view=full&time=1349

411653401

5. 男女兩性溝通中的四個大不同 

http://health.people.com.cn/BIG5/10757794.html

6.圖片來源

http://www.google.com.tw/imgres?hl=zh-TW&biw=1920&bih=935&tbm=isch&tbnid=vvDfZEFl1fT0BM:&imgrefurl=http://www.skmn.cn/tupian/200804022286_3.html&docid=kozbZhuUwVKSLM&imgurl=http://www.skmn.cn/fzl/Pic1/2008-4/20084214481227614.jpg&w=535&h=381&ei=nSh5UJCBHsz2mAXUm4DwCA&zoom=1&iact=hc&vpx=183&vpy=157&dur=394&hovh=159&hovw=221&tx=154&ty=100&sig=111402256471106032934&page=1&tbnh=128&tbnw=175&start=0&ndsp=49&ved=1t:429,r:0,s:0,i:6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5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