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賴群體生活的我們,個個與人互動,於是名為夥伴的東西出現了。

注重成事順利的我們,每每找人合作,所以名為團隊的東西誕生了。

然後,由夥伴關係進而建立起來的團隊型態,其中可以包含一種組構內容的差異化存在,即為,男性與女性。

 

猶如磁極兩邊不同的端頭,一起共事可以擦出不一樣的節奏,是合拍的磁力、抑或是激烈的衝擊?男性期待成就與強勢的天性,搭配女性追求細膩與柔性的本能,兩種迥異的磁場,在彼此接觸交會、一起追求共同目標的時候,可不可以成就一項一拍即合的愉快成果?

 

女生,既定有孱弱的表面印象,表達的言語內容時常繁複饒長,並且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支持;男生,賦予有強悍的直覺形象,表達的言語內容往往有力簡潔,同時希望獲得獨立的地位和尊榮。這是資料書籍裡經過研究的論點,也是日常生活中兩性相處的普遍存在現象。

 

這種差別,儘管互異,卻不互斥。因為團隊的共組猶如一體聯盟陣營的締結,當彼此有雷同的動機,而且每個人都願意為共同目的作努力時,由於性別產生的合作障礙歸因於彼此溝通模式的表達差異,而此部分可以在雙方用心感受對方立場與需求的基點之下,透過磨合來達到充分協調。

 

曾經有遇過,男女組成團隊的成功結果情境。男性樂於被異性依賴產生的心理滿足感,願意承當團隊結果的擔當力;女性喜於有異性扶持產生的心理安全感,並且助成團隊任務的凝聚力。共事的過程中,遇到問題時,男生和女生的溝通態度相互轉化成彼此願意接受的溝通模式,達成互相支持。「這個地方必須要再找資料補足比較好。你負責的這個部份很重要,只要再完整一點,就沒有問題了!」女生對男生如是說,直接點出問題核心之外,也給予適度的鼓勵和信心;「你再解釋一次吧?我可以幫忙,然後就可以依照計畫完成進度。」男生對女生如是說,願意表達支持態度之外,也給予軟性的妥協和支持。


p124982974586  

 


 

 雙方是都知道的,自己有所不能之處,因為自己不是完美的;但是,同時也曉得,自己可以有能力,做到別人沒有辦法完成的另種境地。

正因為一個人無法堅強的處理所有存在,所以我們尋求團隊成員尋求幫助與填補空虛,在我需要的時候能夠有不同可以扶持的雙手,而我也願意挪動自己的雙腳為夥伴奔走。不同的性別,彌補了雙方的天然需求。男性與女性,透過合作的共同參透過程中,達成別樣的成就;在彼此達到有效溝通的前置之下,藉由相互盤旋激盪出微妙的火花,透過互助來造就團隊的成功結果。

 

我相信,男性和女性的團隊可以因為彼此互補的相輔相成而完善。黑與白的反襯,在彼此交流中賜予一種特殊的感動留存。

學生時代的團隊報告,如是;在職生涯的團體共事,亦如是。

 

 

§ 參考資料:

- 男女大不同-職場輕鬆溝通        生命潛能出版社(2005)

- 男女搭配,幹活不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國際線上時尚BBS(2008)

- 跨性別溝通,贏得影響力!       管理雜誌第448期(2011)

 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5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