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日期:2012/11/11

 

「偏心」是個籠統、模糊的概念,意指某種行為未一視同仁施加在全體員工身上,而且讓接受者不公平地獲得好處。一般而言,公平是影響員工認知、態度和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。在西方價值體系中,公平是整體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。然而,在華人社會制度中,關係親疏達近是有差別的,儒家思想亦提到貴賤親疏差別之愛。因此,綜觀華人的工作職場,「偏心」一詞即屢見不鮮了。


另外,根據「我的老闆真偏心」一文中所提到「無意的偏心」,是指主管上司的偏心絕大多數都不是故意的,由於每個人做事方法不同,而產生了「偏心」的問題。如果員工與主管上司所重視的面向不同,主管理所當然會指責與之不同調的下屬員工,而下屬員工就會有主管不欣賞我、偏心其他人的心理出現。然而,這沒有誰對誰錯的是非問題,純粹就工作方法不同而產生了不平等的知覺障礙,阻礙員工原先的工作績效能力。


偏心行為有些顯而易見,有些則是隱晦且難以察覺的。不管上司有意亦或無意的做出偏心行為,我們身處在華人偏心文化的職場中,員工必須正視偏心、擁抱偏心,接受心原來就是長偏的。對於這些偏心行為,可以採取以下對策:


首先,專心致力於原本的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。在嫉妒別人之前,應該先捫心自問是否取得亮眼的表現,努力讓自己脫穎而出。除了埋首於工作之外,必須讓其他人,更重要的是上司看見你的價值重量。因此,人際關係是永遠必須學習並處理的課題。察顏觀色以投其所好,仔細地觀察上司的做事方式與態度,試著學習並且展現給上司,讓他能更加瞭解你。切記不可直接與上司溝通偏心問題,因為職場恩恩怨怨,最忌打開天窗說亮話。話說太直,恐怕會讓上司抗拒,甚至得罪了他。


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將視野放在未來,不要眼界狹窄地在乎現階段的偏心,一直與其他人作比較。應要衡量此工作環境是否留存成長空間,是否值得繼續待在偏心環境中工作學習,才能避免傷害自身或公司或進而成為惡性循環。

 

資料來源:

  1. 我的老闆真偏心               作者陶尊芷
  2. 說清楚、講明白?             作者蕭蔓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5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